2024年3月29日下午18:30,威尼斯欢乐娱人城1099前沿论坛第64期线上成功举办。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李明研究员以“光电智能计算”为题做了精彩报告。讲座由威尼斯欢乐娱人城1099学术委员会主任张志勇教授主持,约100名师生线上参与了讲座。


首先,李老师介绍为什么要做光电智能计算。因为当前数据呈现几何级的增长而算力增速放缓,传统计算技术不适合“高速率、大宽带、低功耗”的海量数据处理。同时,介绍了光计算的特点集成度低、控制难、存储难、图灵完备性存疑,电计算的特点是功耗高、带宽低、时延高、物理制造极限限制,进而介绍了光电融合智能计算面临的机遇与挑战。

接着,李老师介绍了光计算的定义,模拟光计算和数字光计算以及光计算的模拟与数字技术路线之争。李老师梳理了光计算的发展历程,从1946年至今,光计算经历了70多年发展,产生了数十种不同的光计算结构,从固定功能发展到可编程进而发展到智能化。

然后,李老师重点讲解了光计算主要技术方向,包括:光互联电技术,晶圆级计算芯片,光仅用于数据互联与交换;光协处理技术,光学卷积运算、傅里叶变换、微积分等;新原理光计算,类脑光计算、存内光计算、储备池、模计算等。当前AI推动计算架构变革,从以CPU为中心架构到多核心并行异构计算架构,进而基于统一总线的对等多节点系统,实现计算与存储的资源池化的全新架构的国际发展趋势。同时,介绍了光电智能计算当下对于中国的意义,基于自主可控成熟的二流工艺、IP和工具,也能构造出一流性能的光子计算系统,实现光电智能计算是与集成电路工艺、IP和工具研发水平弱相关的新发展路径,建立涵盖光子计算硬件、软件工具、算法的研发和产业生态。

最后在提问环节,李老师与参会师生就衍射神经网络深度、感算一体、光互联下沉与芯片内部互联的优势、光互联在未来以什么样形式在光架构中存在、光电融合大的发展趋势的看法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,李老师都给予了详细的解答。